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GB/T 3533.2—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 部分
 
更新日期:2021-04-02   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4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7 年5 月12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3533.2—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 部分:社会效

 
2017 年5 月12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3533.2—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 部分:社会效益评价通则》。GB/T 3533.2—2017 由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86)提出并归口。该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海尔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计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本标准2017 年12月1 日实施。 1 标准制定意义 我国 《标准化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 “建立标准实施效益评价机制,研究建立标准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围绕提高标准适用性和有效性,开展标准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加强标准实施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标准立项、起草、复审和技术委员会管理等工作中,形成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是标准化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标准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标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标准能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体现在标准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标准作为协商一致、共同使用的规范性文件,追求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最佳秩序,在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环境标准能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是社会首选的 “公众产品”。标准在市场维持与市场准入方面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支持了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思想,强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而这些领域的建设都离不开标准社会功能的支撑。因此标准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更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国家标准,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各方认可的标准化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阻碍了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活动的进行。因此,该标准的制定对于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标准制定原则 标准化社会效益具有涉及面广、计量复杂的特点。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不仅需要定量测量,更有大量的定性描述。本标准定位为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通则,为此GB/T 3533.2—2017 的编制遵循普适性和实用性原则,为各行各业使用者使用本标准提供通用的评价程序和计算方法。 3 标准主要内容 GB/T 3533.2—2017 规定了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评价和计算实施标准的社会效益。标准规定了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原则、评价过程、评价方案,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方法、数据收集及评价结果分析等内容,介绍了评价报告的撰写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 (1)评价原则 在进行评价标准化社会效益时,应充分考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的国情,所使用的方法应通俗、实用、简便易行,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考虑标准化社会效益发生的环节; 2)着眼于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的社会效益; 3)依据准确可靠的数据,并避免同一社会效益在不同环节上的重复计算; 4)集中分析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注意受标准化影响而扩展的效益项目。 (2)评价过程 开展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工作,应制定总体评价方案,并按照总体评价方案确定的评价过程开展评价工作。评价过程如图1 所示,具体包括以下七个环节: 图1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选择评价方法与判定依据; 4)收集评价所需数据和相关信息; 5)评价结果分析; 6)撰写评价报告; 7)评价结果应用。 (3)确定评价目标 界定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标时,宜遵循并清晰描述的要素有: 1)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的、范围、对象和目标受众; 2)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组织,即开展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主体; 3)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结果的用途。 (4)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进行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宜遵循以下原则: ①设计的指标体系应能有效地反映所评价对象; ②具有合理的指标层次结构,应能全面地反映所评价的标准化社会效益的基本状态,并能为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 ③为综合评价标准化社会效益,宜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方式。 2)指标体系的建立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次准则层和指标层。具体应用时,宜根据评价对象的行业特点进行调整并有所侧重。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宜做到: ①目标层设定为标准化社会效益; ②准则层分为节能环保和社会发展两个部分; ③次准则层及指标层宜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应对评价中使用的每一个社会效益指标进行清晰的描述,GB/T 3533.2—2017 附录A给出了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范例。 3)指标设置的基本要求 ①指标效度 指标效度是指评价指标选择的正确性程度。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准确地体现所测量对象的主要特征。 ②指标简单性 指标简单性是指选取的指标应便于理解和执行。在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前提下,评价者应尽可能将深奥的专业术语或指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专业术语或指标。 ③指标完备性 指标完备性是指尽可能用多个指标界定评价对象,使评价的内涵能够得到充分揭示。 ④指标信息资料收集成本 设置评价指标时,应考虑指标信息资料的收集成本。如果评价指标设计很完善,但却无法收集相关资料,或者收集资料的成本太高以至于影响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则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 (5)评价方法与判定依据 1)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方式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一般采用多级评价方式。 本章以五级评价方式为例, 用 “显著”、“较显著”、 “一般”、 “不显著”、 “非常不显著” 五个等级对标准化的社会效益进行描述,通过对指标层、次准则层、准则层和目标层依次进行五级评价,最终确定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值。 2)权重确定 ①确定权重的原则 各指标权重的取值范围应在0~1 之间,同一层次的所有指标的权重之和应为1。 ②确定权重的方法 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方法的比较参见表1。 表1 权重确定方法分类及比较分类 方法描述 主要方法 优点 缺点主观赋权法 识判利 断及用 经专 验家,对或 权个 重人做的知出 析附录德法尔等B) 菲(法参、见 层本次标分准 方为计法直算应观简用单过程、适中用的面解广释较且的影易响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客观赋权法 考定从虑,,无指由须标实征的际求统所专计得家性数意质据见决来(参熵见权本法标、准C附R I录T IC C 法 )等 方可基法排于之除统上人为计 ,因、 在素智很的能大干决程扰策度等上 并现且实忽其数略约据指束有标条较的件高重 的太要 要多程 求,度对; 利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权重时,应建立评价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宜包括标准化项目的主管部门专家、直接使用者专家、研究者专家或其组合。选取专家的标准为: a)具有丰富的与评价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b)熟悉标准化作用; c)愿意回答征询问卷,并能保证持续参加评价的多轮征询。 3)指标层评价 ①定性指标评价 对定性指标的评价,如道德素质、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等,标准化对其影响的程度可采用五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定性指标评价的量化方法宜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参见GB/T 3533.2—2017 附录B)。 ②定量指标评价 对定量指标的评价,如水资源节约、废弃物减少、专利增加量等,标准化对评价年影响的程度宜用实际值与基准年相比较,计算得出评价年的指标变动率。可将变动率分为相应的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对应五级评价中的一个等级。 4)次准则层与准则层评价 利用五级评价方法得到的指标层评价结果,可按十分制分别赋予数值10、8、6、4、2。对次准则层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到次准则层评价值。再对次准则层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准则层的评价值。 5)目标层评价 对准则层的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目标层评价值,即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值。目标层评价结果判定依据示例参见表2。 表2 目标层评价结果判定依据示例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值 (y) 0≤y<2 2≤y<4 4≤y<6 6≤y<8 8≤y<10标准化社会效益效果判断 非常不显著 不显著 一般 较显著 显著 (6)数据资料的收集及评价结果的分析 1)数据资料的收集 定量指标数据应尽量利用各有关部门、企业现有的统计资料。定性指标数据宜通过访谈、设计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获得。 2)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时,宜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①评价结果的完整性、一致性、敏感性和不确定性; ②得出结论、局限性和建议; ③比较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 如果评价结果经分析存在明显不合理性,则应重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或重新选择评价方法。 (7)撰写评价报告 1)基本要求 ①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报告直接反映评价结果,应力求全面、准确和公正; ②应按照透明性原则将评价结果、数据、方法、假设和限制的细节充分展示给读者; ③评价报告的分析和结论应与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标一致。 2)内容范围 评价报告宜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①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资料。介绍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评价实施的基本情况,说明评价的目的、评价标准、评价安排等; ②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结论和主要发现。解释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结果,并做进一步分析说明; ③改善建议。说明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的对策建议。 (8)评价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实现评价目的的最后一环。结果能否应用,直接关系到评价目的能否达到。宜考虑在以下方面应用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结果: 1)标准修订; 2)标准体系的完善; 3)标准化战略的提升; 4)标准化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 5)其他。 4 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针对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相关标准。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偏重于各种组织生产实践活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统一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认识,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指南性标准,提供一个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实践的指导原则。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层面,规定了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情况。上述两个文件仅对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做了规定,并未涉及标准化社会效益问题。GB/T 3533.1—2009《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 第1 部分 原则和计算方法》、GB/T 3533.3—1984《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益 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是针对标准化经济效果所作出的评价标准,其中的方法和程序很多并不适合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 综上,与国际、国外同类水平相比,GB/T 3533.2—2017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17 年5 月12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3533.2—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 第2 部分:社会效益评价通则》。GB/T 3533.2—2017 由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86)提出并归口。该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海尔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计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本标准2017 年12月1 日实施。1 标准制定意义我国 《标准化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 “建立标准实施效益评价机制,研究建立标准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围绕提高标准适用性和有效性,开展标准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加强标准实施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标准立项、起草、复审和技术委员会管理等工作中,形成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是标准化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标准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标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标准能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体现在标准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标准作为协商一致、共同使用的规范性文件,追求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最佳秩序,在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环境标准能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是社会首选的 “公众产品”。标准在市场维持与市场准入方面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支持了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思想,强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而这些领域的建设都离不开标准社会功能的支撑。因此标准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更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国家标准,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各方认可的标准化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阻碍了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活动的进行。因此,该标准的制定对于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 标准制定原则标准化社会效益具有涉及面广、计量复杂的特点。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不仅需要定量测量,更有大量的定性描述。本标准定位为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通则,为此GB/T 3533.2—2017 的编制遵循普适性和实用性原则,为各行各业使用者使用本标准提供通用的评价程序和计算方法。3 标准主要内容GB/T 3533.2—2017 规定了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评价和计算实施标准的社会效益。标准规定了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原则、评价过程、评价方案,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方法、数据收集及评价结果分析等内容,介绍了评价报告的撰写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1)评价原则在进行评价标准化社会效益时,应充分考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的国情,所使用的方法应通俗、实用、简便易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考虑标准化社会效益发生的环节;2)着眼于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的社会效益;3)依据准确可靠的数据,并避免同一社会效益在不同环节上的重复计算;4)集中分析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注意受标准化影响而扩展的效益项目。(2)评价过程开展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工作,应制定总体评价方案,并按照总体评价方案确定的评价过程开展评价工作。评价过程如图1 所示,具体包括以下七个环节:图1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过程1)确定评价目标;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选择评价方法与判定依据;4)收集评价所需数据和相关信息;5)评价结果分析;6)撰写评价报告;7)评价结果应用。(3)确定评价目标界定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标时,宜遵循并清晰描述的要素有:1)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的、范围、对象和目标受众;2)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组织,即开展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主体;3)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结果的用途。(4)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进行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宜遵循以下原则:①设计的指标体系应能有效地反映所评价对象;②具有合理的指标层次结构,应能全面地反映所评价的标准化社会效益的基本状态,并能为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③为综合评价标准化社会效益,宜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方式。2)指标体系的建立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次准则层和指标层。具体应用时,宜根据评价对象的行业特点进行调整并有所侧重。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宜做到:①目标层设定为标准化社会效益;②准则层分为节能环保和社会发展两个部分;③次准则层及指标层宜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应对评价中使用的每一个社会效益指标进行清晰的描述,GB/T 3533.2—2017 附录A给出了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范例。3)指标设置的基本要求①指标效度指标效度是指评价指标选择的正确性程度。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准确地体现所测量对象的主要特征。②指标简单性指标简单性是指选取的指标应便于理解和执行。在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前提下,评价者应尽可能将深奥的专业术语或指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专业术语或指标。③指标完备性指标完备性是指尽可能用多个指标界定评价对象,使评价的内涵能够得到充分揭示。④指标信息资料收集成本设置评价指标时,应考虑指标信息资料的收集成本。如果评价指标设计很完善,但却无法收集相关资料,或者收集资料的成本太高以至于影响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则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5)评价方法与判定依据1)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方式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一般采用多级评价方式。 本章以五级评价方式为例, 用 “显著”、“较显著”、 “一般”、 “不显著”、 “非常不显著” 五个等级对标准化的社会效益进行描述,通过对指标层、次准则层、准则层和目标层依次进行五级评价,最终确定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值。2)权重确定①确定权重的原则各指标权重的取值范围应在0~1 之间,同一层次的所有指标的权重之和应为1。②确定权重的方法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方法的比较参见表1。表1 权重确定方法分类及比较分类 方法描述 主要方法 优点 缺点主观赋权法 识判利 断及用 经专 验家,对或 权个 重人做的知出 析附录德法尔等B) 菲(法参、见 层本次标分准 方为计法直算应观简用单过程、适中用的面解广释较且的影易响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客观赋权法 考定从虑,,无指由须标实征的际求统所专计得家性数意质据见决来(参熵见权本法标、准C附R I录T IC C 法 )等 方可基法排于之除统上人为计 ,因、 在素智很的能大干决程扰策度等上 并现且实忽其数略约据指束有标条较的件高重 的太要 要多程 求,度对;利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权重时,应建立评价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宜包括标准化项目的主管部门专家、直接使用者专家、研究者专家或其组合。选取专家的标准为:a)具有丰富的与评价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b)熟悉标准化作用;c)愿意回答征询问卷,并能保证持续参加评价的多轮征询。3)指标层评价①定性指标评价对定性指标的评价,如道德素质、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等,标准化对其影响的程度可采用五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定性指标评价的量化方法宜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参见GB/T 3533.2—2017 附录B)。②定量指标评价对定量指标的评价,如水资源节约、废弃物减少、专利增加量等,标准化对评价年影响的程度宜用实际值与基准年相比较,计算得出评价年的指标变动率。可将变动率分为相应的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对应五级评价中的一个等级。4)次准则层与准则层评价利用五级评价方法得到的指标层评价结果,可按十分制分别赋予数值10、8、6、4、2。对次准则层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到次准则层评价值。再对次准则层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准则层的评价值。5)目标层评价对准则层的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目标层评价值,即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值。目标层评价结果判定依据示例参见表2。表2 目标层评价结果判定依据示例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值 (y) 0≤y<2 2≤y<4 4≤y<6 6≤y<8 8≤y<10标准化社会效益效果判断 非常不显著 不显著 一般 较显著 显著(6)数据资料的收集及评价结果的分析1)数据资料的收集定量指标数据应尽量利用各有关部门、企业现有的统计资料。定性指标数据宜通过访谈、设计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获得。2)评价结果的分析对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时,宜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评价结果的完整性、一致性、敏感性和不确定性;②得出结论、局限性和建议;③比较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如果评价结果经分析存在明显不合理性,则应重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或重新选择评价方法。(7)撰写评价报告1)基本要求①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报告直接反映评价结果,应力求全面、准确和公正;②应按照透明性原则将评价结果、数据、方法、假设和限制的细节充分展示给读者;③评价报告的分析和结论应与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标一致。2)内容范围评价报告宜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①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资料。介绍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评价实施的基本情况,说明评价的目的、评价标准、评价安排等;②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结论和主要发现。解释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结果,并做进一步分析说明;③改善建议。说明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的对策建议。(8)评价结果应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实现评价目的的最后一环。结果能否应用,直接关系到评价目的能否达到。宜考虑在以下方面应用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结果:1)标准修订;2)标准体系的完善;3)标准化战略的提升;4)标准化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5)其他。4 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针对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相关标准。ISO 26000:2010《社会责任指南》偏重于各种组织生产实践活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统一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认识,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指南性标准,提供一个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实践的指导原则。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层面,规定了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情况。上述两个文件仅对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做了规定,并未涉及标准化社会效益问题。GB/T 3533.1—2009《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 第1 部分 原则和计算方法》、GB/T 3533.3—1984《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益 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是针对标准化经济效果所作出的评价标准,其中的方法和程序很多并不适合标准化社会效益的评价。综上,与国际、国外同类水平相比,GB/T 3533.2—2017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上一篇:从校址变化看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理念的变迁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国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2020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6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6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4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3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