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史
基于修辞学的弹幕符号与时空研究
 
更新日期:2021-05-14   来源: 国际修辞学研究   浏览次数:4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所谓“弹幕”,是一种即时评论字幕,受众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发布所见所感,其评论一般会从右往左飘过屏幕,是一种“覆盖式评论

 

所谓“弹幕”,是一种即时评论字幕,受众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发布所见所感,其评论一般会从右往左飘过屏幕,是一种“覆盖式评论”。当大量文字从屏幕上连绵不绝地飘过时,就像一片枪林弹雨形成的幕布,因此这种评论形式被形象地称为“弹幕”。受众之所以喜欢开着弹幕看视频,是因为弹幕营造出一种融合了客厅、影院和独自观影的体验。当众多观影者同时或相继发布大量弹幕对视频内容进行解释、评论时,实际上对视频起到了修辞作用。

符号修辞:弹幕的视觉强化与意义联想

肯尼斯·伯克将修辞定义为符号行为①,较罗兰·巴特而言扩大了修辞研究的范围。弹幕的基本符号可以分为文字符号与其他符号,弹幕本身又具有视觉效果,自然包含在视觉修辞研究的范围中。

首先,文字与其他符号通过视觉观看,蕴涵视觉成分。与其他文字符号不同,汉字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律和视觉效果,因此学者谈倩提出“汉字视觉修辞”的定义②。以弹幕热词“又双叒叕”为例,实际上是为了强调汉字视觉化的效果,将汉字字形的重叠融入语言表达的效果中,以此强化观影者的意义表达。

其次,文字与其他符号可以转化为想象中的图景。人们在对弹幕视频进行生产加工时,修辞者会将现实或想象中的图景转化为文字,而接受者又将其转换为心中形象,或通过其他媒介转换为实在的图像③。例如弹幕中常出现的“ORZ”,其实是观影者将生活中“失意体前屈”的视觉形象转化为更为直观的表情符号,而其他观影者通过自己对弹幕视频的认知还原出符号中所蕴含的“被击垮”或者“膜拜”的含义,从而达到视觉修辞的效果。

时间修辞:社会发展的“弹幕史诗”

时间修辞多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但笔者认为,不同时间观看同一视频片段的时间差可以形成文学作品般的戏剧性冲突。

首先,时间打卡满足受众心理优越感。在视频中,此刻的时间与视频内容可能毫无关系,但仍然不影响受众“打卡”,这种行为类似于旅游时留下“×××到此一游”的心理,一般出现在番剧的第一话开头和最终话的结尾,可以带给受众“我曾经看过这个视频”的成就感。类似的还有“×周目”打卡的弹幕,是一种以用户自身为参照物的变相时间打卡,给受众一种身为“前辈”、对视频内容十分了解的心理优越感。

其次,时间修辞书写“弹幕史诗”。恩格斯十分赏识巴尔扎克的“时间感”,称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使读者从中得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之所以称赞《战争与和平》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因为它达到了“史诗性”的修辞效果。带有时间感的事件内容出现在弹幕视频上时,实际上也起到了记录“时间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的作用,赋予弹幕“时间感”。这也是常有人“为弹幕二刷”的原因。再看一次视频,会发现视频上出现了许多新鲜的“梗”、段子等,而这些“梗”对观影者来说,能够成为过去历史的回顾。同时,时间修辞还存在一种“断裂式”的模型,断裂式时间观更强调了各个时间区段的差异性,常见的手法是找出标志性和分水岭式的事件④。这种手法在弹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然是选择原谅他”(2017年热词)和“真香”(2018年热词)同时出现在同一视频的同一画面上,这种差异性很容易带给观影者戏剧性的心理体验。

空间修辞:话语颠覆与狂欢图景

在电视时代,传统观影场景中的观众作为“受众”,被动接受导演的艺术创作,两个群体界限分明,受众的观影情绪、评论等只能通过事后影评或读者来信等滞后方式有限地被反馈到制作方⑤。而弹幕的即时互动一方面给予了观众充满偏好与趣味的自我表达的空间,鼓励更平等的交往,另一方面却通过设置隐藏的“特权”造就了更多的层级。

首先,弹幕空间凸显话语权力。屏幕本身可以看做一个虚拟的空间,每条弹幕占据不同的位置,大多数弹幕都是从右往左飘过屏幕,字体颜色为默认的白色,但也有会员用户可以将弹幕发布在固定位置,并改变弹幕的颜色,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这种特权类似于身份标记,将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区分开来。传统媒体时代,在编辑报纸时,重要的新闻永远会放在头版的上版,并将标题放大加粗,营造出“版面视觉中心”,其依据便是人的注意力。若将屏幕类比为报纸版面,从视觉修辞学看来,弹幕的色彩、位置就相当于报纸的版面设计、色彩运用。在屏幕上,“视觉中心”无疑是上半部分的中央位置。当许多弹幕飘过时,人往往只会力所能及地看其中一部分弹幕,而忽略大部分弹幕,但拥有特权的会员用户可以将弹幕放置在屏幕上方的中间位置,并设定为颜色鲜艳的字体,相对于普通用户,这部分人的声音更容易被他人听见,即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其次,刷屏性弹幕构建“狂欢广场”。当多个用户发送同样一句话时,就造成了满屏的浩大声势。“狂欢”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作品时提出的。他认为,中世纪的人们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是循规蹈矩、严肃刻板的生活,另一种则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⑥。狂欢节提供了与官方文化相对抗的机会,在狂欢节中,人们可以短暂地摒弃身份和地位的束缚而追求乌托邦式的自由平等,主要体现为亲昵接触、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鉴于弹幕的开放性、匿名性与互动性等特点,其也具有“狂欢广场”的性质,构成了人们的“第二种生活”。当整个屏幕被同一句话刷满时,就仿佛是一场盛大的狂欢,五颜六色的字体制造出混乱与繁杂的感觉。人们一旦进入弹幕视频中,便与共同观影者一同进入了一场仪式,形成一种与虚拟群体共同观看、即时交流的氛围,每个人都可以为弹幕刷屏贡献力量。

反思与总结

弹幕具有“狂欢广场”的性质,在这样的场景中每个人都会戴上“面具”,这就意味着参与者身份的隐匿性和随意性。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将生活比作一个大舞台,有“前台”与“后台”之分,某种程度上弹幕就是受众的“后台”,在脱去现实生活的桎梏后,受众可以做最真实的自我,但同时也伴随着黄色、暴力、粗鄙、骂战等不良现象。

目前弹幕的规范主要依靠“弹幕礼仪”和其他用户的自主举报,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因此对于内容的审核必不可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2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定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内容先审后播,弹幕也在审核的范畴内。内容审核必定会导致用户体验的下降,表现在:弹幕的即时性体验下降;言论自由的观影氛围被打破,影响受众发言的心情。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导致用户的流失,然而不加以管制同样会影响弹幕的观影氛围,如何平衡自由与规制刻不容缓。

注释:

①Burkle,K.A Rhetoric of Motives[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42~43

②谈倩:《“又双叒叕”体探微——兼谈汉字视觉修辞的新拓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年第11期

③陈汝东:《论修辞的视觉效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④张清华:《时间的美学——论时间修辞与当代文学的美学演变》[J],《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⑤谭雪芳:《弹幕、场景和社会角色的改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

⑥[俄]巴赫金著,刘虎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上一篇:修辞学视角下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话语逻辑

下一篇: 谁说吃货不懂修辞学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0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04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2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8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87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1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