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科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策略分析
 
更新日期:2021-05-14   来源: 新一代信息技术   浏览次数: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一类智能化教学工具,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打造智能化、信息化教育平台的改革建议,并为此拨付了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一类智能化教学工具,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打造智能化、信息化教育平台的改革建议,并为此拨付了充足的教育资金,着重培养了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团队,以便通过教师的改革创新活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一改革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师则应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历史学科活动,切实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以便更科学地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 整合多媒体资源,创建理想情境

众所周知,初中生经常因为无法理解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而产生认知盲区,也因此影响着学生本身的历史思维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在很长一段发展期间内,都难以攻克这一时空矛盾,渐渐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实问题,根本无法促使学生主动学历史,除非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视听资源来展现特定时期的历史环境,让学生仿佛坐上了时空穿梭机,在特定时空环境下分析历史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整合多媒体资源,及时创建真实的、动态的历史教学情境,以便逐步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

就如在“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积极愉悦的学习情感,使其能够客观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自主梳理历史知识,笔者就利用一个热门的电视剧《清平乐》中关于宋代经济面貌、风土人情的还原场景导入了本课教学活动,利用这一视听结合的电子资源促使学生直观了解了宋代经济的发展状态。其中,本班有不少学生都看过《清平乐》这个电视剧,所以当他们在课堂上看到剧中片段时,都显得非常兴奋,不自主地回忆起了观影经历,解释了笔者所选择的视频片段前后的故事线索,切实投身于历史学习活动之中。这就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切实营造了轻松、自在的历史教学氛围。接着,笔者就让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虽然本班学生并不能全面解释这一问题,但是结合观影经历,尝试从国家政治层面分析了宋代经济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也自主阅读了历史教材。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可顺利引导学生探究本课重要知识,使其积极梳理了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利用这一历史线索归纳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情况,最终便可确定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接着,笔者就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了宋代经济蓬勃发展的多种原因、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完成情况,希望学生能够切实实现自主学习。

二、 打造云教育平台,突破时空限制

一直以来,课堂都是实施历史教育的主阵地,初中历史教师也习惯性通过课堂引导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但是,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足量传递历史知识,教师则会过于突出自己的知识讲解行为,以便让学生及时更新历史知识结构。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本身的历史认知状态,无法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开放发展,课堂已经不再是实施历史教育的唯一场所,学生可以直接观看历史纪实频道,也可通过贴吧、微博甚至直接通过各类搜索引擎整理丰富的历史资料,通过认真阅读与反复背诵更新历史知识结构。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则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教学功能打造云教育平台,切实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混合式的线上+线下教育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长远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也经常会尝试通过线上教学活动来突破时空限制,希望学生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线上学习自觉性。以“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教学为例,由于本节课的知识数量比较多,而且也比较零散,但是整体认知难度不大,只要学生认真学习、按照知识体系概括、分类整理各个知识点即可,所以笔者就主动组织了线上教学活动。为此,笔者就针对“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重要知识制作了一个课件,按照时间线索整理了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发展情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概况,以及明朝建造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等建筑物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了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等等,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前,学生则可直接在班级群中现在这一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学习本课知识,也可直接搜索网络资源,整理有效的历史材料,全面解释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发展原因与历史影响。在课堂上,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利用课件讲解本课基础知识,切实展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据此组织了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再引导学圣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线索。

三、 整合网络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由于初中历史教学长期存在“教教材”的现实问题,教师的关注点集中于教材内容之中,虽然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意识,却很难全面发散学生思维,无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历史修养水平。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新课改则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资源的方式组织了历史教育活动,可构建校本课程。这就意味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资源来组织学科教学活动,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历史认知经验,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如此,也可直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使其能够根据个人成长需求学习、内化历史知识,促使学生实现终身学习,打造一个更优质、更高效的历史课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经常需要利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解释历史现象,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史料论证、历史解释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唯物史观,使其能够准确判断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但是,历史教材内容有限,很难收录丰富的历史材料。于是,笔者就会根据各个课时的教学需求整理网络资源,据此补充历史材料,以便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就如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通过网络调查整理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经济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资料,旨在通过史实记载全面展现近代以来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境况,据此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问题,使其能够切实实现有效学习。另外,笔者也会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来构建历史题库,但是并不会体现“题海战术”策略,而是会整理一些中考真题、模拟练习题,准备利用这些真实丰富的习题资源构建专项题库,以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历史学习计划,使其及时积累丰富的历史解题经验。

四、 开发智能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之所以会将信息技术看成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因为先进的、多样的智能教学工具可以直接改变师生互动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便逐步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内化历史内涵。比如,我们熟悉的智能工具便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它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板书,将各类媒体资源融合为一体,通过大屏幕启发学生、熏陶学生,直接节省了教师现场书写板书的时间,由教师利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探究活动,使其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但是,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却远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智能教学工具均可优化师生交往效果,能够逐步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笔者会主动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来组织学科活动,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以“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教学为例,笔者就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与思维导图软件组织了学科活动。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了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基本历史知识,以及《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历史案例,介绍了大众传媒技术对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影响,并在此过程中穿插着鲁迅、齐白石、徐悲鸿等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介绍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以便让学生顺利建构历史知识意义。在多媒体课件中,笔者不仅可以输入文字,而且也可为文字配图,而且笔者还尝试以超链接功能插入了一些歌曲、小视频,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大众传媒技术、文艺作品的发展情况,希望学生可以产生深刻的知识记忆。另外,笔者就使用思维导图软件选择了树状图模板,根据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分类整理了本课知识,精练语言,写下了关键词,全面归纳了本课主要知识及其知识关联。据此,笔者则可帮助学生归纳历史知识,更易于完善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可以切实改善历史教学形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长远学习,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历史学科素养要求组织学科活动,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改革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综合分析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结合历史教学需求与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教学活动,以便逐步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但是,值得强调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可取代常规的师生互动、生生讨论,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而忽视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谨慎、周全,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历史教学活动。

[1]张文勇.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62-63.

[2]王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79-80.

[3]刘春蕊,庞东.例谈数字化历史教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114-115.

[4]孙培红.巧用电化媒体手段 演绎历史课堂精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58-59.

胡继军,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颍上县夏桥镇中心学校。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一类智能化教学工具,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打造智能化、信息化教育平台的改革建议,并为此拨付了充足的教育资金,着重培养了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团队,以便通过教师的改革创新活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一改革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师则应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历史学科活动,切实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以便更科学地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一、 整合多媒体资源,创建理想情境众所周知,初中生经常因为无法理解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而产生认知盲区,也因此影响着学生本身的历史思维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在很长一段发展期间内,都难以攻克这一时空矛盾,渐渐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实问题,根本无法促使学生主动学历史,除非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视听资源来展现特定时期的历史环境,让学生仿佛坐上了时空穿梭机,在特定时空环境下分析历史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整合多媒体资源,及时创建真实的、动态的历史教学情境,以便逐步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就如在“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积极愉悦的学习情感,使其能够客观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自主梳理历史知识,笔者就利用一个热门的电视剧《清平乐》中关于宋代经济面貌、风土人情的还原场景导入了本课教学活动,利用这一视听结合的电子资源促使学生直观了解了宋代经济的发展状态。其中,本班有不少学生都看过《清平乐》这个电视剧,所以当他们在课堂上看到剧中片段时,都显得非常兴奋,不自主地回忆起了观影经历,解释了笔者所选择的视频片段前后的故事线索,切实投身于历史学习活动之中。这就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切实营造了轻松、自在的历史教学氛围。接着,笔者就让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虽然本班学生并不能全面解释这一问题,但是结合观影经历,尝试从国家政治层面分析了宋代经济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也自主阅读了历史教材。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可顺利引导学生探究本课重要知识,使其积极梳理了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利用这一历史线索归纳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情况,最终便可确定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接着,笔者就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了宋代经济蓬勃发展的多种原因、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完成情况,希望学生能够切实实现自主学习。二、 打造云教育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一直以来,课堂都是实施历史教育的主阵地,初中历史教师也习惯性通过课堂引导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但是,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足量传递历史知识,教师则会过于突出自己的知识讲解行为,以便让学生及时更新历史知识结构。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本身的历史认知状态,无法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开放发展,课堂已经不再是实施历史教育的唯一场所,学生可以直接观看历史纪实频道,也可通过贴吧、微博甚至直接通过各类搜索引擎整理丰富的历史资料,通过认真阅读与反复背诵更新历史知识结构。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则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教学功能打造云教育平台,切实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混合式的线上+线下教育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笔者也经常会尝试通过线上教学活动来突破时空限制,希望学生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线上学习自觉性。以“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教学为例,由于本节课的知识数量比较多,而且也比较零散,但是整体认知难度不大,只要学生认真学习、按照知识体系概括、分类整理各个知识点即可,所以笔者就主动组织了线上教学活动。为此,笔者就针对“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重要知识制作了一个课件,按照时间线索整理了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发展情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概况,以及明朝建造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等建筑物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了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等等,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前,学生则可直接在班级群中现在这一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学习本课知识,也可直接搜索网络资源,整理有效的历史材料,全面解释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发展原因与历史影响。在课堂上,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利用课件讲解本课基础知识,切实展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据此组织了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再引导学圣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线索。三、 整合网络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由于初中历史教学长期存在“教教材”的现实问题,教师的关注点集中于教材内容之中,虽然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意识,却很难全面发散学生思维,无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历史修养水平。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新课改则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资源的方式组织了历史教育活动,可构建校本课程。这就意味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资源来组织学科教学活动,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历史认知经验,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如此,也可直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使其能够根据个人成长需求学习、内化历史知识,促使学生实现终身学习,打造一个更优质、更高效的历史课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经常需要利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解释历史现象,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史料论证、历史解释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唯物史观,使其能够准确判断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但是,历史教材内容有限,很难收录丰富的历史材料。于是,笔者就会根据各个课时的教学需求整理网络资源,据此补充历史材料,以便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就如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通过网络调查整理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经济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资料,旨在通过史实记载全面展现近代以来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境况,据此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问题,使其能够切实实现有效学习。另外,笔者也会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来构建历史题库,但是并不会体现“题海战术”策略,而是会整理一些中考真题、模拟练习题,准备利用这些真实丰富的习题资源构建专项题库,以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历史学习计划,使其及时积累丰富的历史解题经验。四、 开发智能工具,提高教学效率之所以会将信息技术看成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因为先进的、多样的智能教学工具可以直接改变师生互动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便逐步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内化历史内涵。比如,我们熟悉的智能工具便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它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板书,将各类媒体资源融合为一体,通过大屏幕启发学生、熏陶学生,直接节省了教师现场书写板书的时间,由教师利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探究活动,使其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但是,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却远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智能教学工具均可优化师生交往效果,能够逐步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笔者会主动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来组织学科活动,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以“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教学为例,笔者就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与思维导图软件组织了学科活动。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了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基本历史知识,以及《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历史案例,介绍了大众传媒技术对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影响,并在此过程中穿插着鲁迅、齐白石、徐悲鸿等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介绍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以便让学生顺利建构历史知识意义。在多媒体课件中,笔者不仅可以输入文字,而且也可为文字配图,而且笔者还尝试以超链接功能插入了一些歌曲、小视频,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大众传媒技术、文艺作品的发展情况,希望学生可以产生深刻的知识记忆。另外,笔者就使用思维导图软件选择了树状图模板,根据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分类整理了本课知识,精练语言,写下了关键词,全面归纳了本课主要知识及其知识关联。据此,笔者则可帮助学生归纳历史知识,更易于完善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活动可以切实改善历史教学形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长远学习,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历史学科素养要求组织学科活动,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改革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综合分析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结合历史教学需求与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教学活动,以便逐步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但是,值得强调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可取代常规的师生互动、生生讨论,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而忽视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谨慎、周全,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历史教学活动。参考文献:[1]张文勇.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62-63.[2]王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79-80.[3]刘春蕊,庞东.例谈数字化历史教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114-115.[4]孙培红.巧用电化媒体手段 演绎历史课堂精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58-59.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分析

下一篇: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8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5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3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39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14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