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史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_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
 
更新日期:2021-09-09   来源: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浏览次数: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文章目录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三、二十年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著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著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著、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文章摘要: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著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著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闢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文章关键词:民国,易学,范式,经学,新学,

作者单位:秦洁 

论文DOI: 10.27272/d.cnki.gshdu.2020.000510

论文分类号: B221;K258

相关文章:思想史批判视野下的古希腊哲学.....作者:聂敏里
刘述先先生的著作与思想.....作者:郭齐勇
与国际哲学界深度融合.....作者:陈波
思想实验与学术规范——哲学创作辨析.....作者:程广云
孔子与《论语》.....作者:孙钦善
《论语》和《孟子》.....作者:杨伯峻

 

上一篇: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案例

下一篇: 外国语言文字论文_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商务外语人才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00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16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05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02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2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02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9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03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