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工业
院士吴良镛:誓为国人谋良居
 
更新日期:2021-06-21   来源: 环境科学   浏览次数: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两年前,“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刚刚结束了自己在清华大学长达70年的教学生涯。如今96岁的他与人交谈时言语寥寥,但是谈

 

两年前,“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刚刚结束了自己在清华大学长达70年的教学生涯。如今96岁的他与人交谈时言语寥寥,但是谈及城市、人居,他的眼神仍闪烁着青年人一般的光芒。

少年吴良镛

1945年起,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立志于建筑事业。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多年的求索和努力,让他赢得了很多赞誉。同时,他还是一名大学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投身科研,矢志“匠人营国”,致力“谋万家居”,思考没有至尽。“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的一生所系。

废墟中励志,筑梦新中国

“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1922年5月7日,吴良镛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喜欢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便希望将来能够建造一座秀美的园林建筑。

1940年的一天,18岁的吴良镛刚考完试,打算休息一会,然而还没等他睡着,日本飞机就飞过来了。防空警报过后,吴良镛跑出防空洞,只见浓烟滚滚,大半个城市陷入火海。可以说,是这次轰炸促成他选择学习建筑,他渴望学成后重建家园。

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吴良镛写了一篇对汉朝的建筑进行了追溯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因欣赏他的才华,便请他协助手绘编著中国第一本文物保护目录《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抗战胜利后,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约,协助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林徽因成为系里仅有的两名教员,自此揭开了新中国建筑教育的新篇章。

青年吴良镛

1948年夏天,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吴良镛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梁思成给吴良镛发来急电:“北京百废俱兴,正要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希望你赶快回来。”当时,吴良镛已经在美国建筑界小有名气,但“百废待兴”四个字,让他重新想起青少年时的苦难与梦想。于是,他和那个时代许多充满赤子情怀的科学家、艺术家一样,冲破重重阻挠,几经周折,辗转回国。

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后的第二年,吴良镛就担任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的顾问,先后参与长安街规划、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天安门广场的扩建规划、国家图书馆的设计等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余震未消,他就作为最早一批专家参加重建规划。

广厦万间,只为人居谋

那时候,吴良镛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我豪情满怀地目睹了祖国的进步,每每扪心自问,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为了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顾辛劳,每天清晨就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办公室工作,中午让家里送饭,然后在办公室里小睡一会儿,接着一直工作到晚上才离去。他还经常亲自奔波在各个建筑工地上,而这个习惯即使在他80高龄的时候也是如此。

吴良镛书法

2008年的夏天,已经85岁的吴良镛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一头栽倒在地上。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吴良镛的工作至此画上了句号,医生也判断他不可能再站起来。然而病痛并没有将他击垮,反而激发出他更加顽强的拼搏精神。面对脑梗造成的手脚不便,吴良镛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康复治疗。“别人一天练4个小时,我就练8小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尽早站起来,回到我热爱的建筑领域。”吴良镛暗下决心。夏天屋里很热,很多患者都偷懒不愿锻炼。可是,吴老认真锻炼的身影每天都准时出现,一会儿,全身就已被汗水湿透。正是因为有着远超常人的毅力,吴良镛很快就可以走路了,不听使唤的手也能握笔写字了。医生都啧啧称奇,认为这样的恢复效果太不可思议了。

在出院那天,吴良镛送给医院一幅亲笔所写的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是给康复课程交出的最好答卷。出院后的他仍然闲不住,思维的活跃程度甚至超过年轻人,几乎每天都会有新想法、好创意迸发出来。

1978年,吴良镛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其后又深入到对破旧危房地区改造和新型四合院的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他主持了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浓郁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生活,无数次地被人向往。但是当胡同残破、四合院变为大杂院时,生活远没有这般诗意。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41号院原来是那种老电影上常见的环境最恶劣的大杂院:人满为患,40多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下雨就发水灾。菊儿胡同方案审批时费尽周折,前后审查了7次之多,但吴良镛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到了施工图阶段,光图纸就出了95张。吴良镛把41号院建成了由几栋白墙黛瓦三层小楼构成的类四合院建筑,由于空间应用合理,三层楼容纳了普通楼房五层的人口。整个院子充满了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甚至保留了原有的古树。改造后,已有万余人次的各国友人来此参观访问,并有20多户外国人干脆租下房子,成为这里的新居民。后来,菊儿胡同改造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倡导的“有机更新”理念,延续了城市原有的历史环境,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来说,可谓是探索了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路线。

吴良镛参与改造的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菊儿胡同

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非常重视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不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理论的发展之路。他汲取中国文化、哲学精华,融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出版了15万字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走向“聚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吴良镛针对城市化日益加快的进程和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格局,创建了“人居环境科学”体系。

“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自觉思考21世纪建筑学的未来。”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时任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的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为世界建筑师所普遍接受和推崇,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作为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50年来的首部宪章,它成为指导新世纪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并在2002年以中、英、法、西、俄5种语言出版。

从参与战后重建到发展人居科学,吴良镛不仅将目标放在了筑建“广厦万间”,而且将城乡规划学、环境学、风景园林学等领域融入建筑学,为实现人类更宜居的环境继续奋斗着。“我希望在13个现有学科门类上增设‘人居科学’。”吴良镛后来谈起时说,“人生百年,我现在已经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十里路可能会更加艰难,但是我不希望轻易失去这最后的‘人生单元’,我要积极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事。”

人生望百,青春明媚

吴良镛以极大热情投身的另一个领域就是教育事业。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2年起,他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全面推动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等学科的发展;1956年他主持全国建筑学会议,制定全国建筑学共同教学计划;1959年,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60年参与领导全国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的编写,并主持撰写《城乡规划》教学用书。1995年创办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他以严谨的学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50年代初,他是指导建筑学专业第一批研究生的导师,也是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1978级学生梁勤还记得,当年吴良镛指导他撰写硕士论文,论文有11万字,吴先生从头到尾改了3遍,并在修改之处逐一做了标记。后来,梁勤给母校捐了300万元,设立了一笔教育基金,并以吴良镛的名字命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现在很多都已经成为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国际知名学者和总建筑师、总规划师。

吴良镛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证书

2012年2月14日,吴良镛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第一次授予了一位建筑学家。2018年12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吴良镛名列100名“改革先锋”之一。

人民得安居,毕生情所系!在吴良镛心中,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他一生不变的理想。而一生所坚持的求索和努力,也让他赢得了很多赞誉。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建筑学家贝聿铭先生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而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亚洲建筑师》一书对吴先生的评价——人民建筑师。

 

上一篇:王文兴:国家需要就是奋斗方向

下一篇: 功祀与道祀:明清时期广东阳明祠的地域差异探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7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1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0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5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35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2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