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工业
“核”之大者 为国为民 ——勇做新时代“科技
 
更新日期:2021-07-27   来源: 中国核工业   浏览次数:160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大胆开拓,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体科技实力得到持续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我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大胆开拓,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体科技实力得到持续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指出:“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核工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辉煌属于昨天,发展还要看未来。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我国相比美俄等核能强国仍有较大差距。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唯有创新,才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从核大国向核强国的跨越。

创新意味着跳出传统窠臼、突破思维束缚,意味着打破固有格局、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革。在核能创新大道上,活跃着这样一支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队伍,他们既是核能基础理论创新的攀登者,又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攻关者,还是科技创新模式的开拓者,他们的名字叫“凤麟核”团队。这是一支互信、坚固、有情怀的团队,成员心向一处,为了共同的目标,不计个人得失、全力以赴。30年埋头苦干,不惧坎坷,他们在质疑和批评声中越挫越勇。他们的创新实践深度契合当今时代脉搏,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他们闯出了一条从0到1的原始创新的特色道路,短短几年内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展示了中国速度,震惊了国际同行。

“核”之大者,为国为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的影响下,“凤麟核”始终坚持“做有用的科研”,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还形成了以“凤麟云”智能核科技软件、“中子光”精密核探测装备、“核电宝”先进核能系统、“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统等为代表的“云光宝刀”系列创新技术。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Rubbia教授的评价:“世界公认的中子学领域引领者,他们的创造性成果代表了近年来中子学及先进核能领域的主要贡献。”未来他们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云”:苦难中开花!

2020年,美国一道道软件出口禁令引起国内轩然大波,EDA软件、GIS软件、MATLAB软件……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压制从不放松,他们知道卡住了软件就卡住了中国科技的脖子。

团队成员讨论技术难点

核领域更是如此。中子学软件是核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早在1999年,美国国会发布《考克斯报告》,攻击中国“窃取”美国中子学软件MCNP,此后,他们在这一软件上一直对我国实行“封锁”,导致中国数万用户无法合法使用,利用该软件从事的研究和商用行为都会被追责。自主核能软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核电行业的长期发展。

当时,正在欧洲大型研究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KfK)做访问学者的吴宜灿,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先进中子学理论的战略意义和我国软件自主化的迫切性,“外国人能干的事情,凭什么中国人就干不成?”他拒绝了德国合作导师的多次挽留,毅然放弃国外的丰厚待遇,回国后启动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我国自主中子学软件研发。自大学毕业论文工作开始他就专注于这一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使他对这项极富挑战的工作充满期待,更充满信心,他把软件系统命名为“超级蒙卡”(SuperMC),以立志超越美国著名蒙卡软件MCNP。

立志容易成志难。核能软件专业性强、研发难度大,国际上一款大型软件一般需要数十年持续不断的投入。而当时国内“重硬轻软”的大环境,普遍对软件研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超级蒙卡”项目起步之初,除了科学上的挑战之外,还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科研经费不足。国内对核能软件研究的支持极为有限,不得不“自筹经费、先期投入”,因而处处显得“囊中羞涩”。软件开发对电脑性能要求较高,添加一条内存条要两三千元,可就这点钱,团队也很为难,在最困难的阶段,课题组长吴宜灿一到月底要发成员绩效工资就犯愁,不得不“借钱”度日,甚至动了用自己住房抵押贷款的念头。即便“窘迫”至此,团队的“核能软件梦”始终没有动摇。

吴宜灿指导“凤麟云”智能核科技软件研发

二是人少经验不足。成员大都是正在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和刚毕业的年轻职工,缺乏对中子学理论研究与程序研发的积累和经验,当时课题组中精通专业的只有吴宜灿一人。而国际上早期的中子学软件,如美国的MCNP已经历数十年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构建了许多技术壁垒。研发经验不足和关键技术资料缺乏,成为横亘在团队面前的另一道难题。然而,团队成员没有退缩,持续进行技术攻坚创新。大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艰难的攻关和缓慢的进展一度成了笼罩在每个成员头上的阴霾,但谁都没有动摇前进的信心和步伐。

一个又一个复杂的多重积分,常常需要演算推导几十页甚至上百页,不能出分毫差错,日复一日地写代码做测试,一个小小的错误,很可能需要花费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校验纠正。软件研发很难带来论文、项目和荣誉等看得见的成绩,有些成员也曾有过抱怨,“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吴宜灿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大家。

“当你感觉坚持不下去时,其实咬咬牙就挺过去了”。这是吴宜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为了激励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是他以身作则的真情流露。在团队发展陷入窘境时,他曾身兼数职,既是为技术路线保驾护航的舵手,更是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导师。“尽管物质条件上很艰苦,但在精神层面,大家一起奋斗就是一种幸福。”

10年后,发展初期同中国一样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核电技术为主的韩国,在阿联酋400亿美元核电大单中竞标胜出,深深刺痛了中国核能人士的神经。中国大型商用核电设计软件主要来自国外核电公司,据说外方反对中国人利用他们的软件参与竞标“赚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电软件是核电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国门、长远发展的瓶颈,软件自主化迫在眉睫。国内各大核电集团纷纷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研发工作。而此时,吴宜灿带领的凤麟核团队为这一事业已默默耕耘了十几年。

1999年,自主化中子学核能软件正式启动研发;

2003年,利用研发软件承担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中国首个合作项目;

2005年,成为国际上被ITER组织认可的中子学建模软件;

2010年,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基础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年,获欧盟委员会颁发的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

2020年,用户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在国内外40多个大型核工程应用;

…………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历经磨难,20多次版本升级,120多万行代码,团队的工作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封锁,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实现了当初的梦想——超越。其实,“超级蒙卡”只是一个代表,像这样的软件,团队开发了很多款,起名为“凤麟云”系列智能核科技软件。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团队,把更多“中国智造”软件推向世界!

“光”:挑战世界第一!

中子被称为核系统的“灵魂”,中子源是产生、研究、利用中子的必备科学装置,是开展核能与核技术交叉应用前沿研究、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如果想在中子研究领域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成国际领先的中子源。当这个意气勃发的团队,信心满满地提出要建造世界第一的强流稳态氘氚聚变中子源(HINEG)时,却受到了外界的质疑甚至否定,“你们没有工程经验,怎么可能建成那样的中子源!”“这么高的参数,那么多发达国家都没建成”。吴宜灿却认为:“虽然积累和经验缺乏,但年轻也有年轻的优势,就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有不会被传统思想禁锢的创新的心态,敢于去挑战世界第一。”

国际上,稳态氘氚中子源源强的提高主要有两大技术难题:一是如何在黄豆大小的地方发生核反应高效产生中子?二是如何将3倍于太阳表面热流密度的核反应热安全导出?团队成员希望利用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去美国相关实验室参观考察,却被他们严词拒绝。大国重器,只能靠自己,面对困难奋勇向前。经过艰苦持续攻关,项目团队发明了分区多层中子调控复合靶、阵列射流强化散热等技术,攻克了超高热流密度下中子靶难以稳定产生高源强中子的难题。终于,中子源HINEG在2016年年初迎来了首个中子,同年年底,中子源强达到6.4×1012n/s,也就是每秒产生6.4×1012个中子,实现同类装置稳态源强在运国际第一!

在关键设备研发阶段,实验室里常常灯火通明,团队成员经常一干就到凌晨两三点,节假日也顾不上休息。为节省时间,博士们就在工地上打地铺、吃盒饭。看似娇弱的女科研人员也变身成“女子汉”,来回穿梭在庞大的设备之间进行组装调试,甚至要直面雷鸣电闪般的高压放电场面。光辉灿烂的背后,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不过是不断试错、不断验证,在不断地绝望中又找到新的方向。单就中子靶系统这一个部件,当时开发了多种类型方案进行验证,这些实验样件已经堆了好大一屋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有到超越,这个默默无闻的技术团队似乎在一夜之间惊艳了世界。中子源HINEG源强“世界第一”作为年度亮点,受到国际能源署(IEA)、国际政府间第四代核能组织(GIF)、美国核学会(ANS)报道和关注,并入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实验装置名录。

强流稳态氘氚聚变中子源科学装置(HINEG)

“挑战世界第一”的成功经历激励着团队成员将发展的技术不断深化。如今,“凤麟核”正将掌握的核心中子技术发展为“中子光”精密核探测技术,并应用到能源、医学、资源勘探、国防反恐、先进制造无损检测等领域。这些技术与产品已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的大潮,受到了政府、社会资本、上下游产业的极大关注,“中子产业”已初具规模!

“宝”:要么创新!要么灭亡!

我国商用核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正逐步从核能大国跻身核能强国。但经历三次特大核事故后,世界核能发展严重受挫,甚至在部分国家出现衰退。制约核能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核安全问题、核废料处置问题、核燃料稳定供给和经济性问题、公众接受度问题等,而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核能未来发展挑战巨大。

传统的核能发展理念试图通过改进已有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来达到提高公众接受度,主要是依据核事故的经验反馈,补丁式增加新的防御层次、系统和措施。但这种依赖复杂设计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反而使得核能发展陷入“追求安全—补丁叠加—复杂度增加—降低安全性/经济性”的循环之中。

核电宝工作原理演示

“只有创新才能摆脱传统核能的发展困境”,吴宜灿表示。走在“凤麟核”办公场所内,“要么创新,要么灭亡”这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不盲从、不跟风,做事一定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这是吴宜灿在工作指导时最常说的话。修修补补的微创新并不能带来深度改变,只有颠覆式创新才能让科技的潜力真正释放出来。基于对核能与核安全的深入认识,“凤麟核”从源头确保核安全的革新理念出发,提出了超小型先进核能系统“核电宝”,它具备“超安全、超小型、超长效”的特征,不仅从源头避免了传统核事故,还能够将尺寸做得非常小,比如千瓦级只有排球那么大,兆瓦级可放在集装箱内,一次更换核燃料可以连续运行10~30年,这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核能的认知。

然而,新生事物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核电宝概念刚提出时,业内部分人士并不看好,认为这是“炒概念”“这么小怎么可能做得出来”,甚至还受到了一些传统势力的阻挠和打压。越是艰险越向前,“凤麟核”成员相互纽在一起,利用团队已发展的新型中子输运理论方法,在设计理念上进行革新。“核电宝”采用常压运行的特种液态金属作为冷却剂,同时提出一体化模式,使得单一系统部件同时实现多类功能,充分利用材料、部件、系统的固有特性与自然规律以确保安全,就像把“电子管”升级为“集成电路”,这样把几米大的堆芯缩小到只有几十厘米。另外,他们打破了核能研发主要依赖国家经费支持的传统模式,通过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实现了核电宝研发资源高效配置与工程研发的快速突破,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建立了核电宝设计方法体系,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首次建成兆瓦级车载核电宝关键技术集成试验样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被16位领域院士专家组集体评价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于安全可靠、小巧灵活、可持续性佳等优点,“核电宝(Hedianbao)”这个专有名词已被世界核学会(WNA)收录,带动了国际国内核能研究领域的新热潮,美国、俄罗斯等核能强国近年来也公布了类似的核电源研发计划。在分析核能发展历程和目前能源的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凤麟核提出了第五代核能系统(简称“核5G”)特征,并认为这将成为先进核能未来发展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巧灵活的核电宝,将实现城市供电供暖、海洋与海岛开发、船舶与航空航天动力等重要应用,为核能的安全高效利用开辟新途径。

“刀”:做有用的科研!

谈到“核”,对于老百姓而言,它是顶天的研究,是国之重器,既神秘又高深,距离我们很遥远甚至还有些恐惧。其实,“核”就在我们身边,小到你吃的一些果蔬和海鲜、用到的餐巾纸,大到癌症治疗,这其中都有核技术的身影。

癌症关乎亿万人民身心健康、关系国计民生。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400多万,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居全球之首,约70%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宜灿了解到我国高端放射治疗装备几乎都靠国外进口,而医院进口一套放射治疗系统动辄花费几千万人民币,治疗费用太贵以至不少病人不得不放弃治疗。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吴宜灿萌生了“我们搞核的应该要为民众生命健康做点什么”的想法。

放射治疗以核科学为基础,涉及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等技术,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应用,单靠哪一门学科都无法完成理论突破和技术集成。“凤麟核”自筹经费成立放射治疗技术课题组,把核能中子与辐射输运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癌症放射治疗,可以说是“杀癌症用牛刀”“小菜一碟”。可是团队还欠缺医学方面的人才,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好几家三甲医院放射治疗科的医生听说此事后,慕名前去拜师攻读博士学位,希望投身于这一有意义的事业,通过多学科人才交叉来集合各种力量,就这样团队启动了国产放射治疗系统的研发。

“麒麟刀”产品发布会

“做有用的科研”,就是要做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先进放射治疗系统。团队从基础理论着手,围绕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治疗开展体系化的研究。2006年,精准放射治疗关键物理与技术研究成果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团队创新发展了精准计划、精准定位、精准照射和精准测评的“四精”放射治疗技术,成功研发精准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麒麟刀”,2016年入选十大“中国重大技术进展”,2018年入选“全国辐射物理领域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数百例临床试验,2019年5月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我国首个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同年12月,“麒麟刀”产品正式发布,启动生产。

“凤麟核”在政府支持下吸纳多元化社会资本投资,将科研院所、高校、高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紧密联合,牵头成立“肿瘤放射治疗辐射基础与临床研究合作基地”“高端放疗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推动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2020年,“麒麟刀”产业化公司入驻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建立辐射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创新产业基地,入选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被投资教父阎焱评价为肿瘤精准放疗领域的“华为+龙芯”。

从2002年到2020年,“十八年磨一刀”。到现在还是会有人问团队为什么跨界研发“麒麟刀”,吴宜灿的回答非常朴素:“其实也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单纯地希望做点对老百姓有用的东西。”这恰恰也是“麒麟刀”这个名字的由来,吴宜灿说,“刀是通俗的说法,刀可以干净利落地切除肿瘤病灶;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寓意着祥瑞,希望通过这个产品为患者带来福音”。

秉持“做有用的科研”的理念,“凤麟核”围绕国计民生重大需求,以“精准守护,生命无穷”为愿景,未来将进一步集合各方力量加强先进放射治疗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力度,打造高端放疗民族品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用得起高质量的放疗装备,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助力。

“四合一”创新:打不破的“铁饭碗”!

“凤麟核”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多单元多学科交叉协调、长期性科研投入、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衔接等诸多困难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在组织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实践,通过突破传统机制激发各方面的潜力,形成了鲜明的团队文化和“四合一”的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实践道路,成为他们成功背后的真正法宝。

“云光宝刀”系列创新技术

“凤麟核”始终坚持统筹各类人员和软硬件资源,针对工程性、应用性很强的科研项目,项目组从团队各下属部门协调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联合攻关,针对这些人员的工作业绩不考核论文发表和项目申请情况,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工程中;对基础性、理论性很强的前沿研究,团队为从事这类研究的人员提供稳定资源保障,消除他们项目争取等方面的压力。对于大家都关心的评价机制,他们打破评价形式化,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摒弃了以论文发表数量、项目经费争取额度等作为考评决定性因素的片面评价机制,结合发展需求,将设备与软件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管理等方面的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要素,在此思路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自主开发了实用性很强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CROSS),让每一位成员得到全维度、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同时,所有科研人员都有权对其业务关联人员进行评价,做到了“事事算业绩,人人是评委”,最大限度发挥了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特长,大大激发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科研人员投身科技转化的政策,如离岗创业保留事业编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这些政策和意见出台的背后,是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随着“凤麟核”团队发展的“云光宝刀”系列技术不断成熟,如何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整合和协调科研、人才、产业各方面要素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凤麟核面临的新挑战。

大家都知道,人才流动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而在很多人看来,高校、科研院所的工作在体制内、有编制,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对于从事科研成果转化,有科研工作者担心“论文、专利、项目才是我评职称需要的,成果转化对我根本没用”“我的发明成果都属于单位,我拿去转化,是不是侵吞了国家资产”,有些科研单位领导也担心“科研人员去创业,相当于单位辛苦培养的人才流失了,成绩不属于单位了”,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少人有的传统认知和观念:“科学家就应该做‘苦行僧’。”在以上传统认知的影响下,“凤麟核”的产业转化过程遇到了很多不理解,甚至明阻暗压,有的成员的工作开始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认为放弃“铁饭碗”没有保障,有的人离岗创业申请被行政管理部门屡屡打回,有的人甚至受到公开指责或谩骂,被认为是“中饱私囊”。

然而,为了让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国家和社会,立志于成果转化的“凤麟核”科技骨干们如今终于冲破篱墙,放弃了体制内“铁饭碗”,全面投身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潮中去。“当初第一感觉是有种朦胧的保护伞消失了,”一位“凤麟核”成员告诉记者,“但半年过去了,我们事业欣欣向荣的势头让我和家人都打消了顾虑。做对国家和人民大众有用的科研,才是永远打不破的‘铁饭碗’。”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凤麟核”目前正在深入实践“研学产金”紧密融合的发展理念,建立以人才为本、文化为根、利益共享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打造科研院所、高校、高科技企业、金融资本“四合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模式。这种新模式,实现了人才与技术的“双链联动”,有利于技术产业转化的及时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人才与工作联动的“三个弹性”机制,尊重科研人员的个性化诉求,打消了他们发展的后顾之忧;利用资源和利益共享机制,解决科研人员、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足问题,确保科学家创业者及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与利益所得。上述措施,使得人才、技术、资源、利益能够联动融合,实现了新时代科研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讲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一次次的苦难,一次次的磨砺,是什么使他们如此凝聚,是什么支撑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勇往直前?相信每位第一次看到“凤麟核”这个特别名字的人,都会对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凤麟核”的由来、它到底代表着什么?一位成员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凤”指“凤凰”,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在任何困难下绝不低头,坚持、奋斗,敢为人先,这是团队文化根本;“麟”指“麒麟”,麒麟瑞世,造福国家、造福社会,做有用的科研,这是团队事业初心;“核”指核心价值,掌握核心技术,立足核能与核应用实现创新突破,这是团队发展目标。他们一直践行着“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小岗精神”,形成了创造不止、执着传承、超越无限的“凤凰”精神文化。他们坚信,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这为实现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凤麟核”团队成员代表一行实地考察学习“小岗精神”

“凤麟核”的创始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他的国内外学术头衔还有很多,而团队成员更愿意喊他“吴老师”,大家觉得这样更亲切亲近。在与成员交流中明显感觉到大家对吴宜灿由衷的崇敬爱戴之情。这种认同发自内心,旁人甚至难以理解,吴宜灿之于“凤麟核”成员,是老师,是朋友,也像兄长,像父亲。他为团队发展把握方向,为成员排忧解难,但在工作上要求非常高,被他严厉批评过的成员不在少数,也有新成员一时难以理解接受。工作之余,排球场上他也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吴宜灿说:“之所以选择排球,不仅因为它容易上手,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选择参与锻炼,更重要的在于它不是一两个人的运动,能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以前从来没打过排球的他走上排球场跟着大家一点一点地学,一球一球地练,“看吴老师手都瘀青了还在练,我们都不好意思喊疼”,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人爱上了这项集体运动,排球让大家心更近了,凝聚力和拼搏精神更强了。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美国核学会杰出成就奖……一项项接踵而来的成果与荣誉,是对凤麟核人不懈努力、坚持、坚守的认同和肯定。看到大家都逐步成长起来,吴宜灿感到由衷地欣慰,他告诉成员们:“一定要记住,你们每个人都是团队负责人,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

“凤麟核”是新时代无数奋斗者的缩影。如今,他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继续奔跑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为“发展先进核科技,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不懈奋斗。

“凤麟核”团队简介

“凤麟核”主要从事先进核系统研发及核技术交叉应用,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历经孕育、蛰伏、成长、跨越,现有核心成员600余人,科技骨干中80%具有博士学位,已成为一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知名国际院士指导和支持下,以国家原“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和新型产业化机构负责人等为领军人才,以一批高水平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骨干的创新团队。

 

上一篇:对核工业产业信息化、数字化的思考

下一篇: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新形势下大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08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16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20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18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3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116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