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基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对策探究
 
更新日期:2021-01-14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浏览次数: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引言 小学教育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该阶段教育水平的好坏影响学生后期的成长成才。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以

 
一、引言 小学教育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该阶段教育水平的好坏影响学生后期的成长成才。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教导学生对善恶事物的评判,因此,德育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道德理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不能给社会带来好处,反而会因一己私欲而影响社会和谐。随着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小学教育也提上了改革日程,更加注重德育培养。学者们依照现代教育的整体理念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研究过程中笼统介绍德育管理内容,缺少个案分析,不能从特殊性中总结一般规律,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结果不够深入。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出发,从个案当中分析整体教育的不足,提出的理论更具有实践性,研究层次更为深入,对整体小学德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开展德育教学的意义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将德育教学引入小学阶段能够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德育教学可以为学生成长指明方向,从小接受过德育教学的学生,会清楚什么样的道路是能走的,什么样的道路是违法的。通过思想指导,在日后的成长发展中犯错误的概率比较小。其次,德育教学可以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德育是一种思维方式,指导日常行为选择,小学生通过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正确思维指导决策,保证决策符合常理。然后,德育教学以培养学生正确思维为目的。小学生通过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对外界事物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独立对善恶进行判断,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最后,德育教学可以为社会营造和谐氛围,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权利,学习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习惯,做出正确决断,推进整个社会的前进发展。 三、案例引入 (一)案例介绍 洞河镇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偏远集镇,当地的洞河镇槐花小学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教育基地。学校设有一到六个班级,全校学生大约2000多人,教职员工50多人,学生主体由城镇下辖的各村落的适龄学生组成,多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教职员工多为老教师为主,综合文化水平处于中专学历。由于该地较为落后,难以招聘到新教师,新鲜血液注入力不强。教学方式较为陈旧,虽在教室内配有多媒体设备,但实际运用较少,多用于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对于德育教学方面,缺少新思路,只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导致整个小学的德育文化较弱,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二)问题分析 1. 教师榜样树立不到位 乡村教师文化水平不高,往往拥有大专学历就能够任职,甚至早年的教师只需要初高中学历水平就能够进入学校,缺乏高学历的知识培养,系统教育学习不够,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责任感较低。习惯用原有的经验进行讲授,不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无法真正融合。缺少资金的投入,无法对教师继续教育这一块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教师自身思想意识上不去,导致日常榜样形象树立不到位,小学生很听从教师的安排,习惯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注重培养自身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2. 思想教育不到位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只教授理论知识,表面上学生能够快速吸收,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遇到书中同类问题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如教师只强调尊敬老人是优秀传统,对如何才算尊敬老人,哪些行为能够体现都没有明确告知学生,导致学生只知道需要尊敬老人,但对爷爷奶奶却缺少敬畏之意,没有从行动上体现孝心。乡村地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受自身思想文化的制约,针对不听话的学生采用打骂等形式,而忽视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造成损害。 3. 家庭教育缺位 乡村地区不太重视教育,家长忽视对小学生品质能力的培养。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大多数家庭里的家长选择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由老人抚养,而老人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物质条件,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小孩子不能从爷爷奶奶那学到更多的德育经验,导致成长过程中会误入歧途。我们经常发现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德育方面较为欠缺,因为乡村地区的文化水平低,家长们的素质也不高,能够传递给孩子们的知识有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常以动作式为主,很少采取思想理论式灌输,导致孩子的思想境界较低。 4. 授课内容单一 因教学条件艰苦,工资待遇较低,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短时期内无法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很难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扎根工作,更不能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所有学科。音乐、美术、校本、英语等学科学生很难接触到,即使开设,也不是专业的教师来系统地讲解相关知识,往往一个教师身兼数职,语文数学两个基础学科能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但也无法做到课件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学生接触不到的内容,他就无法获取相关的知识,这种差距对今后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四、对策探讨 (一)开展具体活动教学 具体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本知识,而且对学生以后习惯的养成具有引导作用。教学任务依托具体活动才能得以开展,可以通过实地教学,帮助学生对具体行为进行理解。例如,开展爱国教育任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介绍革命背景情况,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爱国意识,同时组织升国旗活动,组织国旗下演讲,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德育理论知识。例如,诚信品质的养成,结合课本的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完整演绎整个故事,学生在演绎故事的同时能够对具体做法进行初步判断,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重点强调正确做法,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进行活动总结,重点总结活动所体现的教育理论,并将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汇报,通过总结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强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引入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进行小组学习,课前给学生布置自主预习的任务,课堂可以由小组成员进行汇报预习的具体情况,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二)营造德育环境 在好的环境熏陶下,学生的思想行为不会太差。这也是为什么家长需要将学生送至学校进行学习,一方面是增长其知识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需要适当添加文化设施,通过设计带有校训的水杯,发放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能够熟记校训,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教师收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讨厌的举止行为,通过整合记录,设置具有警示作用的标语,时刻提示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班级的黑板上将每天发生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引导学生形成助人为乐的意识。每周轮流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进行分享,范围不限,可以是自己家庭中的好事,也可以是别人所做的好事,每周周五由一个人进行分享故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可以对好人好事形成基本判断,引导自己朝正确方向努力。 (三)注入思想情感 思想情感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是现实行为的先导。小学生人生经历几乎是空白的,只有注入了情感色彩才能拥有丰富经验。传统对做好事的教学,可能只局限于公共交通上主动向老人、孕妇让座,教师只告诉学生这样做是对的,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学生机械地重复这样的行为,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缺少思想感情的渗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思想情感的培养,告诉学生做了好事能够得到奖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好的作风。也可通过换位思考和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想象自己年老时乘坐公共交通的情境,假如有人给让座,将当时的感受讲授出来。通过情感融入,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尊敬老人的涵义,以及当事人的心理感受,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实践教学。 (四)融合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对象,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与每个家庭进行合作,开展家长德育知识小课堂,向家长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针对生活较为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教导学生懂得感恩,当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才能主动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反馈每位学生的行为状态,对部分存在问题的学生,与该家长交流沟通,制订一套合理的教育方案,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改掉学生的错误行为。组织亲子主题活动,学校可以定期选择一个主题,主题最好选择德育相关内容,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从活动中帮助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 五、结束语 德育教学是保证整个人生发展的正确走向,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对整个人生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对小学德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开展具体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学融入思想、发展家庭教育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1]陈佳.基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8. [2]周卫红.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才智,2020(2):31. [3]张岩.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2):4. [4]周桂林.浅谈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工作[J].科学咨询,2019(34):19. 翟锦锡,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博罗县石湾中岗小学。 一、引言小学教育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该阶段教育水平的好坏影响学生后期的成长成才。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教导学生对善恶事物的评判,因此,德育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道德理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不能给社会带来好处,反而会因一己私欲而影响社会和谐。随着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小学教育也提上了改革日程,更加注重德育培养。学者们依照现代教育的整体理念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研究过程中笼统介绍德育管理内容,缺少个案分析,不能从特殊性中总结一般规律,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结果不够深入。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出发,从个案当中分析整体教育的不足,提出的理论更具有实践性,研究层次更为深入,对整体小学德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二、开展德育教学的意义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将德育教学引入小学阶段能够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德育教学可以为学生成长指明方向,从小接受过德育教学的学生,会清楚什么样的道路是能走的,什么样的道路是违法的。通过思想指导,在日后的成长发展中犯错误的概率比较小。其次,德育教学可以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德育是一种思维方式,指导日常行为选择,小学生通过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正确思维指导决策,保证决策符合常理。然后,德育教学以培养学生正确思维为目的。小学生通过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对外界事物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独立对善恶进行判断,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最后,德育教学可以为社会营造和谐氛围,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权利,学习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习惯,做出正确决断,推进整个社会的前进发展。三、案例引入(一)案例介绍洞河镇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偏远集镇,当地的洞河镇槐花小学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教育基地。学校设有一到六个班级,全校学生大约2000多人,教职员工50多人,学生主体由城镇下辖的各村落的适龄学生组成,多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教职员工多为老教师为主,综合文化水平处于中专学历。由于该地较为落后,难以招聘到新教师,新鲜血液注入力不强。教学方式较为陈旧,虽在教室内配有多媒体设备,但实际运用较少,多用于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对于德育教学方面,缺少新思路,只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导致整个小学的德育文化较弱,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二)问题分析1. 教师榜样树立不到位乡村教师文化水平不高,往往拥有大专学历就能够任职,甚至早年的教师只需要初高中学历水平就能够进入学校,缺乏高学历的知识培养,系统教育学习不够,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责任感较低。习惯用原有的经验进行讲授,不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无法真正融合。缺少资金的投入,无法对教师继续教育这一块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教师自身思想意识上不去,导致日常榜样形象树立不到位,小学生很听从教师的安排,习惯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注重培养自身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培养。2. 思想教育不到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只教授理论知识,表面上学生能够快速吸收,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遇到书中同类问题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如教师只强调尊敬老人是优秀传统,对如何才算尊敬老人,哪些行为能够体现都没有明确告知学生,导致学生只知道需要尊敬老人,但对爷爷奶奶却缺少敬畏之意,没有从行动上体现孝心。乡村地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受自身思想文化的制约,针对不听话的学生采用打骂等形式,而忽视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造成损害。3. 家庭教育缺位乡村地区不太重视教育,家长忽视对小学生品质能力的培养。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大多数家庭里的家长选择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由老人抚养,而老人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物质条件,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小孩子不能从爷爷奶奶那学到更多的德育经验,导致成长过程中会误入歧途。我们经常发现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德育方面较为欠缺,因为乡村地区的文化水平低,家长们的素质也不高,能够传递给孩子们的知识有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常以动作式为主,很少采取思想理论式灌输,导致孩子的思想境界较低。4. 授课内容单一因教学条件艰苦,工资待遇较低,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短时期内无法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很难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扎根工作,更不能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所有学科。音乐、美术、校本、英语等学科学生很难接触到,即使开设,也不是专业的教师来系统地讲解相关知识,往往一个教师身兼数职,语文数学两个基础学科能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但也无法做到课件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学生接触不到的内容,他就无法获取相关的知识,这种差距对今后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四、对策探讨(一)开展具体活动教学具体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本知识,而且对学生以后习惯的养成具有引导作用。教学任务依托具体活动才能得以开展,可以通过实地教学,帮助学生对具体行为进行理解。例如,开展爱国教育任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介绍革命背景情况,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爱国意识,同时组织升国旗活动,组织国旗下演讲,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德育理论知识。例如,诚信品质的养成,结合课本的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完整演绎整个故事,学生在演绎故事的同时能够对具体做法进行初步判断,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重点强调正确做法,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进行活动总结,重点总结活动所体现的教育理论,并将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汇报,通过总结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强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引入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进行小组学习,课前给学生布置自主预习的任务,课堂可以由小组成员进行汇报预习的具体情况,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二)营造德育环境在好的环境熏陶下,学生的思想行为不会太差。这也是为什么家长需要将学生送至学校进行学习,一方面是增长其知识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需要适当添加文化设施,通过设计带有校训的水杯,发放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能够熟记校训,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教师收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讨厌的举止行为,通过整合记录,设置具有警示作用的标语,时刻提示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班级的黑板上将每天发生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引导学生形成助人为乐的意识。每周轮流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进行分享,范围不限,可以是自己家庭中的好事,也可以是别人所做的好事,每周周五由一个人进行分享故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可以对好人好事形成基本判断,引导自己朝正确方向努力。(三)注入思想情感思想情感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是现实行为的先导。小学生人生经历几乎是空白的,只有注入了情感色彩才能拥有丰富经验。传统对做好事的教学,可能只局限于公共交通上主动向老人、孕妇让座,教师只告诉学生这样做是对的,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学生机械地重复这样的行为,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缺少思想感情的渗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思想情感的培养,告诉学生做了好事能够得到奖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好的作风。也可通过换位思考和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想象自己年老时乘坐公共交通的情境,假如有人给让座,将当时的感受讲授出来。通过情感融入,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尊敬老人的涵义,以及当事人的心理感受,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实践教学。(四)融合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对象,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与每个家庭进行合作,开展家长德育知识小课堂,向家长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针对生活较为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教导学生懂得感恩,当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才能主动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反馈每位学生的行为状态,对部分存在问题的学生,与该家长交流沟通,制订一套合理的教育方案,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改掉学生的错误行为。组织亲子主题活动,学校可以定期选择一个主题,主题最好选择德育相关内容,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从活动中帮助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五、结束语德育教学是保证整个人生发展的正确走向,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对整个人生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对小学德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开展具体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学融入思想、发展家庭教育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德育教学实效。参考文献:[1]陈佳.基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8.[2]周卫红.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才智,2020(2):31.[3]张岩.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2):4.[4]周桂林.浅谈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工作[J].科学咨询,2019(34):19. 翟锦锡,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博罗县石湾中岗小学。
 

上一篇:识文断字

下一篇: 方法型微课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研究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6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6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4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1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3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