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关于应对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
 
更新日期:2021-06-22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刊   浏览次数: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新冠疫情的突发及其对我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概述 2019 年末,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染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

 

一、新冠疫情的突发及其对我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概述

2019 年末,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染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新冠肺炎”爆发,对全国人民的正常生活、经济生产乃至生命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群众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对抗此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中,采取了迅速有效的行动。

党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会议,总书记亲自挂帅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一声令下,全国9000 多万共产党员成为抗击疫情排头兵,纷纷走上抗疫一线的各个岗位。 无论在医院的病房里、在城市社区,还是在相关物资生产企业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广大群众也都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留守家中,遏制疫情蔓延,积极配合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

以经济停摆两个月为代价,以政府和人民上下一心为前提, 我国疫情的蔓延趋势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截止到目前,虽然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旧严峻,但我国的全面抗疫基本已经结束,基本全面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但全国人民在团结一心共抗疫情的前期,由于信息渠道不完善、政治素养有所局限等原因,许多人都经历了一段对突发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客观全面看待的恐慌与焦虑期。 这段时期网络舆论呈现悲观、失望等主观消极情绪,暴露出我国民众在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应对困境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一)缺乏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孤立化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人类生活在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间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世界中。而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再次验证了这一客观规律的正确性。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 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 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1]

马克思主义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系统。马克思曾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①等相关论述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进而指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 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 而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病毒来自自然界,这让人不禁联想到2003 年,我们也曾因“吃野味”引发SARS 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相似悲剧的重复上演,广泛引起了社会舆论对捕猎和食用野生动物的讨论和批判。2020 年2 月25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2], 这是国家层面的法治响应。而对于个人而言,则需要在当下及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联系观”,即要培养和形成积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文明观”[3]。

(二)缺乏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看待问题片面化

由于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各种小道消息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简单粗暴”,即使对于社会事件只有片面了解也要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忽略了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往往不能做到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例如,疫情期间人们对武汉政府早期“不作为”的口诛笔伐甚嚣尘上,虽然有部分言论可以做到有理有据,然而也有许多所谓的“批评”都只是流于表面的人云亦云与情绪宣泄,对于武汉政府具体哪里失职、选择“不作为”的原因以及其不合理之处都并未进行深入的反思,因此导致看待问题片面浅显,不能由果索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相应地,忽视现象的多样性而一味追求“本质”的思维方式同样不可取。在疫情初期,许多居心不良的国内外反华反共势力借机大做文章, 矛头直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忽视各种客观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仅以一时的严峻形势为依凭对我国的制度、文化等大肆攻讦。如果我们不经思考便被其唱衰我国、唱衰社会主义的论调所影响,这对我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与培养社会责任感都是极其不利的。

矛盾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并且善用对立统一的思考方法分析矛盾,全面看待问题,抓住重点,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在此次疫情攻坚战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正是把握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一对疫情防控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并摆对了武汉、湖北与全国大局的关系,做到了合理统筹、分配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

(三)缺乏发展的思维方法,看待问题静态化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一切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②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回顾历史,各种各样的病毒、疫病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既要警惕人为造成的灾难,又要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我们是在一次次抗击疫情中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取得进步的。

自2019 年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 看着国家卫计委每天报告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感到恐慌,感慨生命的脆弱。 然而,即使是值此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之时,我们也需要清晰地认识到疫情终会过去,我们要做的,是从过往“非典”等抗疫的经历中汲取有用的经验,例如勤洗手、戴口罩、定时测量体温等,而不是“悍不畏死”地拒绝戴口罩出行或是坚持走亲访友、举行人群聚集的活动,甚至因为绝望而明知患病却隐瞒病情、 做出危害公众安全的举动。 这些行为无疑是对自己以及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

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人拒绝了解疫情的实时动态,导致当真正面对疫情带来的生命威胁时显得手足无措甚至于丧失理智,给自己以及社会都带来了麻烦,这种无视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行为属于掩耳盗铃,同样不可取。

而追溯疫情的源头, 何尝不是缺乏发展的眼光带来的恶果。 敬畏生命,必然就要敬畏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即敬畏自然。 回首2020,澳洲大火,菲律宾火山喷发,从东非蔓延到中亚的蝗灾……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

三、 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视角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

(一)深化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学习与理解

恩格斯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因为当我们考察整个物质世界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③由此可见“联系”的重要性。尤其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逐渐以人员流动或人的全球化为显著特征的资本、生产、消费、服务要素的全球配置, 使世界各国人民日益生活在一个 “地球村”中,并正逐渐形成一个共荣共损的社会共同体。 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4]。

树立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打赢此次疫情全球攻坚战的关键, 而且是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乃至更多全球问题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需要向国民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首先,要从理论角度让他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理解作为理论基底的中国智慧和经验;其次,要从国际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阐释人类走向融合的客观趋势, 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层面难以克服的问题;再者,要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典型案例,用事实告诉当代国民在类似疫情这样的国际社会危机面前, 人类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克时艰。 而一些国家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负责任的“甩锅”、“污名化”行为和言论,不但破坏了全球抗疫的合作局面,而且还滋生了更可怕的“政治病毒”[5]。

世界正处在加速变化时期, 当前, 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前进道路上还存在各种风险挑战,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步伐不会动摇分毫。而就内部环境而言,我国正经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许多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推崇以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可是除去当下的经济发展,我们更应该抱有长远的眼光和人文关怀意识,不要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平衡,“避免子孙后代要用金山银山来换回、 甚至彻底失去绿水青山。“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④我们要牢记,人类社会来自于自然界、不能脱离开自然界。人的存在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 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力仅仅来自于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因此人类只有尊重自然, 时刻警醒自己在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才能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引导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对待社会问题

由于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等因素, 民众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在看待社会问题时会出现片面化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帮助民众加深对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与认知。

举个例子,新冠肺炎时期,学生们不能回到学校上课,一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就通过鲜活的案例让大学生从身边的“大事小情”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这场全民参战的史诗级战“疫”中感受到日益彰显出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和决心[6]。

而在面对社会大众时,可以效仿疫情期间的网课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和语音推送模式, 把疫情期间各种丰富的现实素材及时转化为翔实生动的思政学习资料,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国民更加深刻地看待问题——透过偶然的现象去寻找必然的规律。 使他们明白,“历史事件的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⑤

在引导过程中, 官方媒体在有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先声夺人; 要主动回应网民关心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尽可能避免主流舆论旁落于想趁机制造混乱的别有用心之声、或是沉溺于社会负面现象的迷茫困惑之声;更要善于利网络传播广、速度快的特点,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为抗疫所采取的政策行动、疫情期间为民服务的英雄事迹等以稳定民心。

政府需要做的则是监管各路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减少片面、不实的信息报道,将客观、全面的思维方式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在面对伴随各类突发事件而来的谣言时,要警惕其对顺利开展工作产生阻碍。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武汉‘小汤山’将停工重新选址”、“吸烟喝酒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等谣言频现,这些谣言不仅误导大众,更破坏了抗击疫情的公共秩序。主流媒体要及时关注疫情动态,进行宣传教育,以增强谣言甄别力和政治辨别力。 也要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权威信息,引导人们养成相信官方的习惯,从而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危机意识,警惕谣言背后的阴谋。 需要认识到确实存在一些网络宣传人士蓄意制造阴谋论,抹黑、攻击中国,加剧公众恐慌,通过故意忽视中国在防疫中取得的成果来诋毁中国。 作为新时代国民,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坚定信念,客观地了解国际环境,理性认识不利于团结的消极言论,积极传播正能量,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大局,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三)以发展的眼光珍视当下,彰显敬畏生命价值的道德情怀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和发展的整体,认为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我们要善用发展的眼光、 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就本次应对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而言, 党和国家应该从武汉政府早期的不作为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敦促日后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切实拿出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杜绝侥幸心理, 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官方既要保持沉着冷静、 科学应对的态度, 在信息公开的同时做好舆论引导的工作,避免引发公众恐慌情绪;又要第一时间从医学的专业角度对疫情予以重视,对于关键易感人群及时采取隔离、防护等措施,避免疫病进一步扩散。

而对于普通民众, 则要自觉主动地接受和重视生命健康教育。这其中不止包括对人类生命的关怀,也应当囊括对自然界的自发维护。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⑥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人的社会性, 每个个体生命都有赖于其他个体而存活。 人生在世,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与自己相联结的其他人的生命。 疫情之下减少外出和聚集, 既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对别人生命的关爱;相反,无故外出甚至带病外出,缺乏的便是对自身和他人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群体生命的关怀。

在此更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界的关怀。人类只有尊重自然,时刻警醒, 在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时不忘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可持续发展。 所以,生命健康教育,应由人类社会引向整个自然界,像尊重人的生命一样,尊重自然界中的其他类群的生命。此次爆发的新冠肺炎和之前的SARS 都反复验证了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句话:“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人类只有不断从历史中总结经验, 不断抛弃过去旧事物中的种种消极因素,努力维持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和大自然达成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做到可持续发展。

钟南山院士日前表示,控制传染是防控工作的一个关键。我们必须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 警惕新冠病毒卷土重来。 同理,我们已经从历史经验中知道,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很容易成为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中爆发区, 那么秉持着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态度, 积极面对这一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为了应对将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我们就应该未雨绸缪, 通过加强传染病科普和饮食卫生教育等方法将疾病预防的宣传工作常态化, 积极推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螺旋上升式发展。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45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51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59 页。

④《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83-384 页。

⑤《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47 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60 页。

[1] 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J].求是,2020,(8):4-20.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0-02-24(02).

[3] 李芳艳.读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意蕴[N].人民日报,2019-05-15(13).

[4] 王毅.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求是,2020,(5):16-20.

[5] 王磊,陈倩文.“政治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N].光明日报,2020-05-11(08).

[6] 陈卫华.战“疫”期间高校思政课的有效实践及理论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4):34-39.

 

上一篇: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素养教育研究

下一篇: 中国疫情防控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蕴探析

 
相关论文导读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65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9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6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9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93
 
 
 
 
发布日期:2022-05-26 来源: 浏览次数:75
 
分类浏览
 
论文阅读排行
 
最新论文阅读
 
 
 



2018-2020 400农业期刊网 专业学术期刊名单推荐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并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整理学术信息以及期刊投稿渠道